回到目錄

口傳儀式

      藏傳佛教特別注重傳承來源的問題,所以除了灌頂儀式及講經開示以外,還有一種叫作「口耳相傳」的儀式。

      在口傳儀式中,先由求法者恭敬頂禮法師三次,然後向法師呈上一點供養,并請求某部經、某論、某一儀軌又或某一句咒語之傳承。法師有時會馬上答應及即時傳授,有時會答應而擇日傳授,有時則會不作答允,待求法弟子三請之後方作傳授﹔當然,若求法者所求的項目并不適合他時,法師是會拒絕或傳授另一部經論或另一些修持法門的。

      口傳儀式本身并不繁復,通常只是弟子恭敬禮拜法師三次、法師誦念所傳經論或咒語、弟子仔細聽聞,最後師徒共誦回向文即完成了。一句咒語之口傳可能只需一分鐘,但有時,法師會應眾弟子所求,口傳全套《甘珠爾》及《丹珠爾》經論(相等於《大藏經》全套),則需每天誦念十多小時,耗時一年半載方可完成。在以前的蒙古,會舉行數年一度的三藏一切佛法口傳儀式,由政府及長老共同推選一位具德法師為數萬僧眾同時口傳全套三藏佛法,以避免佛法失傳。在歷時數月之法會後,傳法的法師會被封以「經王」的尊稱。

      在單純的口傳儀式中,所傳之內容 一般并不包括其講解開示,例如《般若心經》的口傳,只是由法師以藏語念誦此部經典一次而已﹔講解開示會在弟子請求之下另行舉行,故并不屬於口傳儀式的一部份。

      口傳儀式之真正意義并不在於弟子是否能清楚明白所傳授的內容,而在於歷代師徒口耳所傳 ──由佛教本師釋迦牟尼,中至歷代祖師及傳法之法師,傳至求法者的耳中,二千五百多年來不斷地由上一代讀誦、下一代聽聞地,一字不變的傳下來。事實上,法師讀誦所傳內容時之速度一般會很快,求法者不易聽到所有內容。在現今,藏傳佛教已弘揚至很多西方國家﹔在口傳儀式中,法師仍以藏語念誦,求法者所需要做的只是要去仔細聽著即可﹔由此可見,此儀式之主旨不在於理解,而在於親耳聽聞。

      在日本的佛教宗派中,有一種傳法的儀式與藏傳佛教之口傳在意義上類似,傳法者會威武地立於跪著的受法者面前,手持梵本形式印刷之佛經(類似手風琴之連貫摺疊式),然後把梵本之貝葉一頁頁地放下至求法者雙手中,代表佛法之傳流。這種庄嚴的儀式之意義亦在於代表清淨不變的歷代授受,與理解其內容并無直接關系。

      藏傳佛教弟子會從師先受口傳,再求開示,然後才閱讀及嘗試去理解經中的內容﹔不同於現今許多人,隨便買一部佛經,自行閱讀理解而不重視依止明師的詮釋。

回到目錄

"此內文摘自《與西藏有緣》一書"

 

本內容來自西藏有緣一書;版權歸作者林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