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大眾中。
爾時外道有疑欲決迷大乘,行來至佛所,稽首恭重,合十指掌,問無我義
:「大丈夫是一切智,常說此身無我,若身無我,本性亦無,云何說有
哀號戲笑憎愛兩舌等事,當何所生,是我所疑,願賜除斷,如來所言,
身與本性有無云何﹖」
佛言:「外道諦聽諦受,當為汝說。」
佛言:「身與本性體本空故,說或有或無,斯成二法。言是有者,斯更虛
妄。」
佛言:「當觀全身髮甲皮毛兩手雙足,至於脂筋脾腸骨髓等事,周遍內外
,不見本性。」外道言:「大丈夫,若彼不見本性,以我肉眼云何能見
;或以天眼而能見乎﹖」佛言:「天眼見彼無色無相無住,此見非見。
」外道言:「若如是說,大聖妄語。若彼非者,云何現見有此號笑嬉戲
瞋怒憎愛兩舌等事,以如是故,何得說無;又說或有或無,斯成二義。
」又言:「大丈夫,若彼有無不得說者,云何說言彼有所著、彼無所著
﹖」又言:「空者當何所如﹖」佛言:「如是!如是!空非所如,體不
可得故。」外道言:「若此者,笑哭嬉戲瞋怒憎愛兩舌等事,當何所見
﹖」佛言:「如夢如幻、如化如影像相。」外道言:「云何夢相﹖云何
幻化相﹖云何影像相﹖」佛言:「幻化非相,空非執持,夢本體空,如
陽燄故,影像無色,虛假不實,如是所見,乃至一切事皆如幻如化如夢
如影,當如是見。復次,有二種見莊嚴真如,彼莊嚴者,此即名我、此
即名他,是名人補特伽羅、名人世間思惟。至於資財男女兄弟妻妾等名
心所思惟,莊嚴彼如是法,無自、無他、無人、無命、無補特伽羅、無
有情、無世間、無見者、無資財、無男女、無朋友、無妻妾等,彼一切
事不見自性,云何彼出世間莊嚴果報善惡生滅,彼真如莊嚴果報,無善
無惡、不生不滅、無煩惱、無快樂,而彼諸法各各如是;又彼世間及出
世間二種莊嚴,令諸有情因莊嚴故而生煩惱,處於輪迴,久久展轉不知
真如。彼知法者,思惟莊嚴,疑此苦受彼苦,受惡遠離解脫,而不見道
,愚癡有情,以迷執故,輪轉生死,墮於惡趣,行世間法,不見真如,
盡彼輪迴,猶如織網用線,展轉復去復來;又如日月二種行住,晝夜隱
顯出沒,世間諸行無常,不久破壞輪轉生死,來往亦然,而真如體離莊
嚴句;又彼天人乾闥婆等,及彼女等住彼天上次彼莊嚴果報,墮一切有
;復有持明成就夜叉緊那羅摩﹖羅伽,彼以一切莊嚴果報,復墮地獄,
﹖字為左目右侯
惡精進天,以彼神通而作功德,以彼一切莊嚴果報,或墮彼天;又若帝
釋及轉輪王具最上德及最上句,以彼一切莊嚴果報,復生旁生。智者於
一切時宜應遠離天上最上大樂,恆觀菩提之心,靈明廓徹,無自性、無
罣礙、亦無所住、一切皆空、亦復遠離一切戲論。外道:菩提心相,不
硬不軟、不熱不冷、無觸無執;又菩提心相,非長非短、不圓不方、不
肥不瘦;又菩提心相,不白不黑、不赤不黃、非色非相;彼菩提心不作
相、非顯耀、無性無纏縛、由如虛空而無色,故菩提心相而離觀察。外
道:而汝不知菩提心相與般若波羅蜜多而相應故;又菩提心相自性清淨
、無物無喻、不可睹視、是最上句;又菩提心相,非諸物像,無相似者
,如水成漚;雖睹非有,如幻化如陽燄;喻如泥團,作諸坯器,眾名雖
具,咸成戲論;貪瞋癡等,亦幻化有一味空故,如電之住剎那不見;觀
彼般若羅蜜多及作諸善,亦復如是;至於談笑嬉戲、歌舞歡樂、飲食愛
欲,一切如夢,有情諸行,畢竟體空,心喻虛空,疑當何立,行般若行
。恆若此觀了一切性自然解脫,得最上句。諸佛所說無上菩提由斯生出
,當作是觀,作此觀者,得最上涅槃,乃至往昔造作諸過,咸悉除減,
生無量德,而於此生不染諸過,專精觀行,決定成就。若與真如不相應
者,應念非真如咒及金剛鈴真如無生印而起真如相應之行,決定圓滿如
上功德。
爾時外道聞是語已,審諦觀察,而彼疑網皆悉除斷,作是觀已,獲住大乘
,瞻奉歡喜,作禮而退。
迴向文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普願盡法界 沈溺諸有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