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三

(919)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世間有三種良馬。何等為三。謂有馬捷疾具足。非色具足。非形體具足。
有馬捷疾具足。色具足。非形體具足。有馬捷疾具足。色具足。形體具足
。如是於此法律有三種善男子。何等為三。有善男子捷疾具足。非色具足
。非形體具足。有善男子捷疾具足。色具足。非形體具足。有善男子捷疾
具足。色具足。形體具足。何等為善男子捷疾具足。非色具足。非形體具
足。謂善男子。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如實知。此苦滅聖諦如實知
。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如是知如是見已。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
脫。無明有漏心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是名捷疾具足。云何非色具足。若有問阿毘曇律。乃至不能為決定解說。
是名色



大正二.二三三下
不具足。何等非形體具
足。謂非名聞大德。乃至不感湯藥眾具。是名形體不具足。是名善男子捷
疾具足。非色具足。非形體具足。何等為善男子捷疾具足。色具足。非形
體具足。謂善男子。此苦聖諦如實知。乃至不受後有。是名捷疾具足。云
何色具足。謂若有問阿毘曇毘尼。乃至能為決定解說。是名色具足。何等
為非形體具足。謂非名聞大德。乃至不能感湯藥眾具。是名善男子捷疾具
足。色具足。非形禮具足。何等為善男子捷疾具足。色具足。形體具足。
謂善男子。此苦聖諦如實知。乃至不受後有。是名捷疾具足。何等為色具
足。謂善男子。若有問阿毘曇毘尼。乃至能為決定解說。是名色具足。何
等為形體具足。謂善男子。名聞大德。乃至能感湯藥眾具。是名形體具足
。是名善男子捷疾具足。色具足。形體具足。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
說。歡喜奉行

(920)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世有三種良馬。王所服乘。何等為三。謂良馬色具足。力具足。捷疾具足
。如是於正法律。有三種善男子。世所奉事。供養恭敬。為無上福田。何
等為三。謂善男子色具足。力具足。捷疾具足。何等為色具足。謂善男子
。住於淨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見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
戒。是名色具足。何等力具足。已生惡不善法令斷。生欲精勤方便。攝受
增長。未生惡不善法不起。生欲精勤方便。攝受



大正二.二三四上
增長。未生善法令起。生欲精勤方便。攝受增長。已生善法住不忘矢。生
欲精勤方便。攝受增長。是名力具足。何等為捷疾具足。謂此苦聖諦如實
知。乃至得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捷疾具足。是名善男子色具足。力具
足。捷疾具足。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92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世有良馬。四能具足。當知是良馬王所服乘。何等為四。所謂賢善捷疾堪
能調柔。如是善男子。四德成就。世所宗重。承事供養。為無上福田。何
等為四。謂善男子成就無學戒身。無學定身。無學慧身。無學解脫身。佛
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922)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世有四種良馬。有良馬。駕以平乘。顧其鞭影馳鴃。善能觀察御者形勢。
遲速左右。隨御者心。是名比丘。世間良馬第一之德。復次比丘。世間良
馬。不能顧影而自驚察。然以鞭杖觸其毛尾。則能驚悚。察御者心。遲速
左右。是名世間第二良馬。復次比丘。若世間良馬。不能顧影。及觸皮毛
能隨人心。而以鞭杖小侵皮肉。則能驚察。隨御者心。遲速左右。是名比
丘第三良馬。復次比丘。世間良馬。不能顧其鞭影。及觸皮毛。小侵膚肉
。乃以鐵錐刺身。徹膚傷骨。然後方驚。牽車著路。隨御者心。遲速左右
。是名世間第四良馬。如是於正



大正二.二三四中
法律。有四種善男子。何等為四。謂善男子。聞他聚落。有男子女人。疾
病困苦乃至死。聞已能生恐怖。依正思惟。如彼良馬顧影則調。是名第一
善男子。於正法律能自調伏。復次善男子。不能聞他聚落。若男若女。老
病死苦。能生怖畏。依正思惟。見他聚落若男。若女老病死苦。則生怖畏
。依正思惟。如彼良馬觸其毛尾。能速調伏。隨御者心。是名第二善男子
。於正法律能自調伏。復次善男子。不能聞見他聚落中。男子女人老病死
苦。生怖畏心。依正思惟。然見聚落城邑。有善知識及所親近。老病死苦
。則生怖畏。依正思惟。如彼良馬觸其膚肉。然後調伏。隨御者心。是名
第三善男子。於聖法律而自調伏。復次善男子不能聞。見他聚落中男子女
人。及所親近老病死苦。生怖畏心。依正思惟。然於自身老病死苦。能生
厭怖。依正思惟。如彼良馬侵肌徹骨。然後乃調。隨御者心。是名第四善
男子。於聖法律能自調伏。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923)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調馬師。名曰只
尸。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觀世間甚為輕賤
。猶如群羊。世尊。唯我堪能調馬。狂逸惡馬。我作方便。須臾令彼態病
悉現。隨其態病方便調伏。佛告調馬師聚落主。汝以幾種方便。調伏於馬
。馬師白佛。有三種法。調伏惡馬。何等為三。一者柔軟。二者粗澀。三
者柔軟粗澀。佛告聚落主。汝



大正二.二三四下
以三種方便調馬。猶不調者。當如之何。馬師白佛。遂不調者。便當殺之
。所以者何。莫令辱我。調馬師白佛。世尊是無上調御丈夫。為以幾種方
便調御丈夫。佛告聚落主。我亦以三種方便。調御丈夫。何等為三。一者
一向柔軟。二者一向粗澀。三者柔軟粗澀。佛告聚落主。所謂一向柔軟者
。如所說。此是身善行。此是身善行報。此是口意善行。此是口意善行報
。是名天。是名人。是名善趣。化生。是名涅槃。是為柔軟。粗澀者。如
所說。是身惡行。是身惡行報。是口意惡行。是口意惡行報。是名地獄。
是名畜生。是名餓鬼。是名惡趣。是名墮惡趣。是名如來粗澀教也。彼柔
軟粗澀俱者。謂如來有時說身善行。有時說身善行報。有時說口意善行。
有時說口意善行報。有時說身惡行。有時說身惡行報。有時說口意惡行。
有時說口意惡行報。如是名天。如是名人。如是名善趣。如是名涅槃。如
是名地獄。如是名畜生餓鬼。如是名惡趣。如是墮惡趣。是名如來柔軟粗
澀教。調馬師白佛。世尊。若以三種方便調伏眾生。有不調者。當如之何
。佛告聚落主。亦當殺之。所以者何。莫令辱我。調馬師白佛言。若殺生
者。於世尊法為不清淨。世尊法中亦不殺生。而今言殺。其義云何。佛告
聚落主。如是如是。如來法中殺生不清淨。如來法中亦不殺生。然如來法
中。以三種教授不調伏者。不復與語不教不誠。聚落主。於意云何。如來
法中。不復與語



大正二.二三五上
不教不誡。豈非死耶。調馬師白佛。實爾世尊。不復與語。永不教誡。真
為死也。世尊。以是之故。我從今日。離諸惡不善業。佛告聚落主。善哉
所說。時調馬師聚落主只尸。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足而去

(924)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世間馬有八態。何等為八。謂惡馬臨駕車時。後腳#Y人。前腳跪地。奮頭  
齧人。是名世間馬第一態。復次。惡馬就駕車時。低頭振軛。是名世間惡
馬第二之態。復次。世間惡馬就駕車時。下道而去。或復偏厲車。令其翻
覆。是名第三之態。復次。世間惡馬就駕車時。仰頭卻行。是名世間惡馬
第四之態。復次。世間惡馬就駕車時。小得鞭杖。或斷彊折勒。縱橫馳走
。是名第五之態。復次。世間惡馬就駕車時。舉前兩足而作人立。是名第
六之態。復次。世間惡馬就駕之時。加之鞭杖。安住不動。是名第七之態
。復次。世間惡馬就駕之時。叢聚四腳。伏地不起。是名第八之態。如是
世間惡丈夫。於正法律有八種過。何等為八。若比丘。諸梵行者以見聞疑
罪而發舉時。彼即瞋恚。反呵責彼言。汝愚癡不辯不善。他立舉汝。汝云
何舉我。如彼惡馬。後腳雙#Y。前腳跪地。斷鞅折軛。是名丈夫於正法律
第一之過。復次。比丘。諸梵行者以見聞疑舉。反出他罪。猶如惡馬。怒
項折軛。是名丈夫於正法律第二之過。復次。比丘。諸梵行者以見聞疑舉
。不以正答。橫說餘事。瞋恚



大正二.二三五中
憍慢隱覆嫌恨不忍。無所由作。如彼惡馬不由正路。令車翻覆。是名丈夫
於正法律第三之過。復次比丘。諸梵行者以見聞疑舉。令其憶念。而作是
言。我不憶念。觝突不伏。如彼惡馬卻縮轉退。是名丈夫於正法律第四之
過。復次比丘。諸梵行者以見聞疑舉時。輕蔑不數其人。亦不數僧。攝持
衣缽。隨意而去。如彼惡馬。加以鞭杖。縱橫馳走。是名丈夫於正法律第
五之過。復次比丘。諸梵行者以見聞疑舉時。自處高床。與諸上座共諍曲
直。如彼惡馬雙腳人立。是名丈夫於正法律第六之過。復次比丘。諸梵行
者以見聞疑舉時。默然不應。以惱大眾。如彼惡馬。加其鞭杖。兀然不動
。是名丈夫於正法律第七之過。復次比丘。諸梵行者以見聞疑舉時。則便
捨戒。自生退沒。到於寺門而作是言。汝默然。快喜安住。我自捨戒退沒
。如彼惡馬。叢聚四足。伏地不動。是名丈夫於正法律第八之過。是名比
丘於正法律。有八種丈夫過惡。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925)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世間良馬。有八種德成就者。隨人所欲。取道多少。何等為八。生於良馬
鄉。是名良馬第一之德。復次。體性溫良。不驚恐人。是名良馬第二之德
。復次。良馬不擇飲食。是名良馬第三之德。復次。良馬厭惡不淨。擇地
而臥。是名良馬第四之德。復次。良馬諸情態。速為調馬者現。馬師



大正二.二三五下
調習。速捨其態。是名良馬第五之德。復次。良馬安於駕乘。不顧餘馬。
隨其經重。能盡其力。是名良馬第六之德。復次。良馬常隨正路。不隨非
道。是名良馬第七之德。復次。良馬若病若老。勉力駕乘。不厭不倦。是
名良馬第八之德。如是丈夫。於正法律八德成就。當知是賢士夫。何等為
八。謂賢士夫。住於正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見微細罪能生
怖畏。受持學戒。是名丈夫於正法律第一之德。復次。丈夫性自賢善善調
善住不惱不怖諸梵行者。是名丈夫第二之德。復次。丈夫次行乞食。隨其
所得。若粗若細。其心平等。不嫌不著。是名丈夫第三之德。復次。丈夫
心生厭離。於身惡業。口意惡業。惡不善法。及諸煩惱。重受諸有。熾然
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增其厭離。是名丈夫第四之德。復
次。丈夫若有沙門過。諂曲不實。速告大師及善知識。大師說法。則時除
斷。是名丈夫第五之德。復次。丈夫學心具足。作如是念。設使餘人學以
不學。我悉當學。是名丈夫第六之德。復次。丈夫行八正道。不行非道。
是名丈夫第七之德。復次。丈夫乃至盡壽精勤方便。不厭不倦。是名丈夫
第八之德。如是丈夫八德成就。隨其行地。能速昇進。佛說此經已。諸比
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926)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那梨聚落深谷精舍。爾時世尊告詵陀迦旃
延。當修真實禪。莫習強良禪。如強良馬。繫槽櫪上。



大正二.二三六上
彼馬不念我所應作。所不應作。但念穀草。如是丈夫。於貪欲纏多所修習
故。彼以貪欲心思惟。於出離道不如實知。心常馳騁。隨貪欲纏而求正受
。瞋恚睡眠掉悔疑多修習故。於出離道不如實知。以疑蓋心思惟以求正受
。詵陀。若真生馬。繫槽櫪上。不念水草。但作是念駕乘之事。如是丈夫
。不念貪欲纏住。於出離如實知。不以貪欲纏而求正受。亦不瞋恚睡眠掉
悔疑纏多住。於出離瞋恚睡眠掉悔疑纏如實知。不以疑纏而求正受。如是
詵陀。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
想而修禪。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非隨
覺非隨觀而修禪。詵陀。比丘如是修禪者。諸天主伊濕波羅。波闍波提。
恭敬合掌。稽首作禮而說偈言
    南無大士夫    南無士之上    以我不能知    依何而禪定
爾時有尊者跋迦利。住於佛後。執扇扇佛。時跋迦利白佛言。世尊。若比
丘云何入禪。而不依地水火風。乃至覺觀而修禪定。云何比丘禪。諸天主
伊濕波羅。波闍波提合掌恭敬。稽首作禮而說偈言
    南無大士夫    南無士之上    以我不能知    依何而禪定
佛告跋迦利。比丘於地想能伏地想。於水火風想。無量空入處想。識入處
想。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想。此世他世。日月。見聞



大正二.二三六中
覺識。若得若求。若覺若觀。悉伏彼想。跋迦利。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
水火風。乃至不依覺。觀而修憚。跋迦利。比丘如是禪者。諸天主伊濕波
羅。波闍波提。恭敬合掌。稽首作禮。而說偈言
    南無大士夫    南無士之上    以我不能知    何所依而禪
佛說此經時。詵陀迦旃延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跋迦利比丘。不起
諸漏。心得解脫。佛說此經巳。跋迦利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927)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時有釋種。名摩
訶男。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優婆塞
。佛告摩訶男。在家清白。修習淨住。男相成就。作是說言。我今盡壽歸
佛歸法歸比丘僧。為優婆塞。證知我。是名優婆塞。摩訶男白佛言。世尊
。云何名為優婆塞信具足。佛告摩訶男。優婆塞者。於如來所。正信為本
。堅固難動。諸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及餘世間所不能壞。摩訶男。是名
優婆塞信具足。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戒具足。佛告摩訶男
。優婆塞離殺生不與取邪淫妄語飲酒不樂作。摩訶男。是名優婆塞戒具足
。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聞具足。佛告摩訶男。優婆塞聞具
足者。聞則能持。聞則積集。若佛所說。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
。梵行清白。悉能受持。摩訶男。是名優婆塞聞具足。摩訶男白



大正二.二三六下
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捨具足。佛告摩訶男。優婆塞捨具足者。為慳
垢所纏者。心離慳垢。住於非家。修解脫施勤施常施。樂捨財物。平等布
施。摩訶男。是名優婆塞捨具足。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智
慧具足。佛告摩訶男。優婆塞智慧具足者。謂此苦如實知。此苦集如實知
。此苦滅如實知。此苦滅道跡如實知。摩訶男。是名優婆塞智慧具足。爾
時釋氏摩訶男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作禮而去

(928)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爾時釋氏摩訶男
。與五百優婆塞。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
名優婆塞。佛告摩訶男。優婆塞者。在家淨住。乃至盡壽歸依三寶。為優
婆塞。證知我。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須陀洹。佛告摩訶男
。優婆塞須陀洹者。三結已斷已知。謂身見戒取疑。摩訶男。是名優婆塞
須陀洹。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斯陀含。佛告摩訶男。謂優
婆塞三結已斷已知。貪恚癡薄。摩訶男。是名優婆塞斯陀含。摩訶男白佛
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阿那含。佛告摩訶男。優婆塞阿那含者。五下分
結已斷已知。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摩訶男。是名優婆塞阿那含。時摩
訶男釋氏。顧視五百優婆塞而作是言。奇哉。諸優婆塞在家清白。乃得如
是深妙功德。時摩訶男優婆塞。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作禮而去

(929)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



大正二.二三七上
拘律園中。爾時釋氏摩訶男。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云何名優婆塞。佛告摩訶男。優婆塞者。在家清白。乃至盡壽歸依三
寶。為優婆塞。證知我。摩訶男白佛。世尊。云何為滿足一切優婆塞事。
佛告摩訶男。若優婆塞有信無戒。是則不具。當勤方便。具足淨戒。具足
信。戒而不施者。是則不具。以不具故。精勤方便修習布施。令具足滿。
信戒施滿。不能隨時往詣沙門。聽受止法。是則不具。以不具故。精勤方
便。隨時往詣塔寺。見諸沙門。不一心聽受正法。是不具足。信戒施聞修
習滿足。聞已不持。是不具足。以不具足故。精勤方便。隨時往詣沙門。
專心聽法。聞則能持。不能觀察諸法深義。是不具足。不具足故。精勤方
便。信戒施聞聞則能持。持已觀察甚深妙義。而不隨順知法次法向。是則
不具。以不具故。精勤方便。信戒施聞受持觀察。了達深義。隨順行。法
次法向。摩訶男。是名滿足一切種優婆塞事。摩訶男白佛。世尊。云何名
優婆塞能自安慰。不安慰他。佛告摩訶男。若優婆塞能自立戒。不能令他
立於正戒。自持淨戒。不能令他持戒具足。自行布施。不能以施建立於他
。自詣塔寺。見諸沙門。不能勸他令詣塔寺。往見沙門。自專聽法。不能
勸人樂聽正法。聞法自持。不能令他受持正法。自能觀察甚深妙義。不能
勸人令觀深義。自知深法。能隨順行法次法向。不能勸人令隨順行法次法
向。摩訶男。



大正二.二三七中
如是八法成就者。是名優婆塞能自安慰。不安慰他。摩訶男白佛。世尊。
優婆塞成就幾法。自安安他。佛告摩訶男。若優婆塞成就十六法者。是名
優婆塞自安安他。何等為十六。摩訶男。若優婆塞具足正信。建立他人。
自持淨戒。亦以淨戒建立他人。自行布施。教人行施。自詣塔寺見諸沙門
。亦教人往見諸沙門。自專聽法。亦教人聽。自受持法。教人受持。自觀
察義。教人觀察。自知深義。隨順修行。法次法向。亦復教人解了深義。
隨順修行。法次法向。摩訶男。如是十六法成就者。是名優婆塞能自安慰
。亦安慰他人。摩訶男。若優婆塞成就如是十六法者。彼諸大眾。悉詣其
所。謂婆羅門眾。剎利眾。長者眾。沙門眾。於諸眾中。威德顯曜。譬如
日輪。初中及後。光明顯照。如是優婆塞十六法成就者。初中及後。威德
顯照。如是摩訶男。若優婆塞十六法成就者。世間難得。佛說此經已。釋
氏摩訶男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從坐起。作禮而去

(930)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爾時釋氏摩訶男
。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此迦毘羅衛國。安隱
豐樂。人民熾盛。我每出入時。眾多羽從。狂象狂人狂乘。常與是俱。我
自恐與此諸狂。俱生俱死。忘於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我自思惟。命終之時
。當生何處。佛告摩訶男。莫恐莫怖。命終之後。不生惡趣。終亦無惡。
譬如大樹。順下順注順輸。若截根本。



大正二.二三七下
當墮何處。摩訶男白佛。隨彼順下順注順輸。佛告摩訶男。汝亦如是。若
命終時。不生惡趣。終亦無惡。所以者何。汝已長夜修習念佛念法念僧。
若命終時。此身若火燒。若棄塚間。風飄日曝。久成塵末。而心意識久遠
長夜正信所熏。戒施聞慧所熏。神識上昇。向安樂處。未來生天。時摩訶
男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93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爾時釋氏摩訶男
。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比丘在於學地。求
所未得。上昇進道。安隱涅槃。世尊。彼當云何修習多修習住。於此法律
。得諸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佛告摩訶男。若比丘在於學地。求所未得。
上昇進道。安隱涅槃。彼於爾時當修六念。乃至進得涅槃。譬如飢人身體
羸瘦。得美味食。身體肥澤。如是比丘住在學地。求所未得。上昇進道。
安隱涅槃。修六隨念。乃至疾得安隱涅槃。何等六念。謂聖弟子念如來事
。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聖弟子
如是念時。不起貪欲纏。不起瞋恚。愚癡心。其心正直。得如來義。得如
來正法。於如來正法。於如來所得隨喜心。隨喜心已歡悅。歡悅已身猗息
。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其心定。心定已。彼聖弟子於兇嶮眾生中。
無諸罣閡。入法流水。乃至涅槃。復次。聖



大正二.二三八上
弟子念於法事。世尊法律現法能離生死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法。緣自
覺知。聖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乃至念法所熏。昇進涅槃
。復次。聖弟子念於僧事。世尊弟子善向。正向直向誠向。行隨順法。有
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
阿羅漢。此是四雙。八輩賢聖。是名世尊弟子僧。淨戒具足。三昧具足。
智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所應奉迎。承事供養。為良福田。
聖弟子如是念僧事時。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乃至念僧所熏。昇進涅槃。復
次。聖弟子自念淨戒。不壞戒。不缺戒。不污戒。不雜戒。不他取戒。善
護戒。明者稱譽戒。智者不厭戒。聖弟子如是念戒時。不起貪欲瞋恚愚癡
。乃至念戒所熏。昇進涅槃。復次。聖弟子自念施事。我得善利。於慳垢
眾生中而得離慳垢處。於非家行解脫施。常自手施。樂行捨法。具足等施
。聖弟子如是念施時。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乃至念施所熏。昇進涅槃。復
次。聖弟子念諸天事。有四大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
天。他化自在天。若有正信心者。於此命終。生彼諸天。我亦當行此正信
。彼得淨戒施聞慧。於此命終。生彼諸天。我今亦當行此戒施聞慧。聖弟
子如是念天事者。不起貪欲瞋恚愚癡。其心正直。緣彼諸天。彼聖弟子如
是直心者。得深法利。得深義利。得彼諸天饒益隨喜。隨喜已生欣悅。欣
悅已身猗息。身猗



大正二.二三八中
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得心定。心定已。彼聖弟子處兇嶮眾生中。無諸罣
閡。入法水流。念天所熏故。昇進涅槃。摩訶男。若比丘住於學地。欲求
上昇安樂涅槃。如是多修習。疾得涅槃者。於正法律。速盡諸漏。無漏心
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
受後有。時釋氏摩訶男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作禮而去

(932)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時有眾多比丘。
集於食堂。為世尊縫衣。時釋氏摩訶男。聞眾多比丘集於食堂。為世尊縫
衣。世尊不久。三月安居訖。作衣竟。持衣缽。人間遊行。聞已。往詣佛
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四體不攝。迷於四方。聞法
悉忘。以聞眾多比丘集於食堂。為世尊縫衣。世尊不久。安居訖。作衣竟
。持衣缽。人間遊行。是故我今思惟。何時當復得見世尊。及諸知識比丘
。佛告摩訶男。汝正使見世尊。不見世尊。見諸知識比丘及與不見。但當
念於五法。精勤修習。摩訶男。依以正信為主。非不正信。戒具足。聞具
足。施具足。慧具足為本。非不智慧。如是摩訶男。依此五法。修六念處
。何等為六。此摩訶男。念如來當如是念。如來應等正覺。乃至佛世尊。
當念法僧戒施天事。乃至自行得智慧。如是摩訶男。聖弟子成就十一法者
。則為學跡。終不腐敗。堪任知見。堪任決定。住甘露門。近於甘露。不
能一



大正二.二三八下
切疾得甘露涅槃。譬如伏雞。伏其卵或五或十。隨時消息。愛護將養。正
復中間放逸。猶能以爪以口。啄卵得生其子。所以者何。以彼雞母初隨時
消息。善愛護故。如是聖弟子成就十一法者。住於學跡。終不腐敗。乃至
不能一切疾得甘露涅槃。佛說此經已。摩訶男釋氏聞佛所說。歡喜隨喜。
作禮而去

(933)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時有眾多比丘。
集於食堂。為世尊縫衣。時釋氏摩訶男。聞諸比丘集於食堂。為世尊縫衣
。世尊不久。安居訖。作衣竟。持衣缽。人間遊行。聞已。詣佛所。稽首
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四體不攝。迷於四方。先所聞法。
今悉忘失。以聞眾多比丘集於食堂。為世尊縫衣。乃至人間遊行。我作是
念。何時當復得見世尊。及諸知識比丘。佛告摩訶男。汝見如來。不見如
來。見諸比丘。不見諸比丘。且汝常當勤修六法。何等為六。正信為本。
戒施聞空慧以為根本。非不智慧。是故摩訶男。依此六法已。於上增修六
隨念。念如來事。乃至念天。如是十二種念成就。彼聖弟子諸惡退減不增
長。消滅不起。離塵垢不增塵垢。捨離不取。不取故不著。以不取著故緣
自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佛說此經已。
釋氏摩訶男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作禮而去

(934)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



大正二.二三九上
拘律園中。爾時釋氏摩訶男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
尊。如我解佛所說。正受故解脫。非不正受。云何世尊。為先正受而後解
脫耶。為先解脫而後正受耶。為正受解脫不前不後一時俱生耶。爾時世尊
默然而住。如是摩訶男第二第三問。佛亦再三默然住。爾時尊者阿難住於
佛後。執扇扇佛。尊者阿難作是念。釋氏摩訶男以此深義而問世尊。世尊
病差未久。我今當說餘事以引於彼。語摩訶男。學人亦有戒。無學人亦有
戒。學人有三昧。無學人亦有三昧。學人有慧。無學人亦有慧。學人有解
脫。無學人亦有解脫。摩訶男問尊者。阿難。云何為學人戒。云何為無學
人戒。云何學人三昧。云何無學人三昧。云何學人慧。云何無學人慧。云
何學人解脫。云何無學人解脫。尊者阿難語摩訶男。此聖弟子。住於戒。
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受持學戒。受持學戒具足已。離欲惡不善法。
乃至第四禪具足住。如是三昧具足已。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如實知。
此苦滅如實知。此苦滅道跡如實知。如是知。如是見已。五下分結已斷已
知。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此五下分結斷。於彼受生。得般涅槃阿那含
。不復還生此世。彼當爾時成就學戒。學三昧。學慧。學解脫。復於餘時
。盡諸有漏。無漏解脫。慧解脫。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
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彼當爾時成就無學戒。無學三昧。無學慧。無學解
脫。如是摩訶男。是



大正二.二三九中
名世尊所說學戒。學三昧。學慧。學解脫。無學戒。無學三昧。無學慧。
無學解脫。爾時釋氏摩訶男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禮佛而
去
爾時世尊知摩訶男去不久。語尊者阿難。迦毘羅衛釋氏。乃能與諸比丘共
論深義。阿難白佛。唯然。世尊。迦毘羅衛釋氏。能與諸比丘共論深義。
佛告阿難。迦毘羅衛諸釋氏。快得善利。能於甚深佛法賢聖慧眼而得深入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935)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爾時釋氏名曰沙
陀。語釋氏摩訶男。世尊說須陀洹成就幾種法。摩訶男答言。世尊說須陀
洹成就四法。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四
法成就須陀洹。釋氏沙陀語釋氏摩訶男。莫作是說。莫作是言。世尊說四
法成就須陀洹。然彼三法成就須陀洹。何等為三。謂於佛不壞淨。於法不
壞淨。於僧不壞淨。如是三法成就須陀洹。如是第三說。釋氏摩訶男不能
令沙陀受四法。釋氏沙陀不能令摩訶男受三法。共詣佛所。稽首佛足。退
坐一面。釋氏摩訶男白佛言。世尊。釋氏沙陀來詣我所。問我言。世尊說
幾法成就須陀洹。我即答言。世尊說四法成就須陀洹。何等為四。謂於佛
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如是四法成就須陀洹。釋氏沙陀作是
言。釋氏摩訶男。莫作是



大正二.二三九下
語世尊說四法成就須陀洹。但三法成就須陀洹。何等為三。謂於佛不壞淨
。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世尊說如是三法成就須陀洹。如是再三說。
我亦不能令彼釋氏沙陀受四法。釋氏沙陀亦不能令我受三法。是故俱來詣
世尊所。今問世尊。須陀洹成就幾法。時沙陀釋氏從坐起。為佛作禮。合
掌白佛。世尊。若有如是像類法起。一者世尊。一者比丘僧。我寧隨世尊
。不隨比丘僧。或有如是像類法起。一者世尊。一者比丘尼僧。優婆塞優
婆夷。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門婆羅門。諸天世人。我寧隨世尊。不隨餘眾
。爾時世尊告釋氏摩訶男。如摩訶男。釋氏沙陀作如是論。汝當云何。摩
訶男白佛。世尊。彼沙陀釋氏作如是論。我知復何說。我唯言善。唯言真
實。佛告摩訶男。是故當知四法成就須陀洹。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
。聖戒成就。如是受持。時釋氏摩訶男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作
禮而去

(936)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時有迦毘羅衛釋
氏。集供養堂。作如是論。問摩訶男。云何最後記說。彼百手釋氏命終。
世尊記彼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
苦邊。然彼百手釋氏。犯戒飲酒。而復世尊記彼得須陀洹。乃至究竟苦邊
。汝摩訶男。當往問佛。如佛所說。我等奉持。爾時摩訶男往詣佛所。稽
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



大正二.二四0上
言。世尊。我等迦毘羅衛諸釋氏。集供養堂。作如是論。摩訶男。云何最
後記說。是中百手釋氏命終。世尊記說得須陀洹。乃至究竟苦邊。汝今當
往。重問世尊。如世尊所說。我等奉持。我今問佛。唯願解說。佛告摩訶
男。善逝大師。善逝大師者。聖弟子所說。口說善逝。而心正念。直見。
悉入善逝正法律。正法律者。聖弟子所說。口說正法。發心正念。直見。
悉入正法。善向僧。善向僧者聖弟子所說。口說善向。發心正念。直見。
悉入善向。如是摩訶男。聖弟子於佛一向淨信。於法。僧一向淨信。於法
利智出智決定智。八解脫具足身作證。以智慧見。有漏斷知。如是聖弟子
。不趣地獄畜生餓鬼。不墮惡趣。說阿羅漢俱解脫。復次。摩訶男。聖弟
子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不得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然彼知見
有漏斷。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慧解脫。復次。摩訶男。聖弟子一向
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而不見有漏斷。是名
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身證。復次。摩訶男。若聖弟子一向於佛清淨信。
乃至決定智慧。不得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然於正法律如實知見。是名聖
弟子不墮惡趣。乃至見到。復次。摩訶男。聖弟子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
決定智慧。於正法律如實知見。不得見到。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信
解脫。復次。摩訶男。聖弟子信於佛言說清淨。信法信僧言說清淨。於五
法增上智慧審諦堪忍。



大正二.二四0中
謂信。精進。念。定。慧。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隨法行。復次。摩
訶男。聖弟子信於佛言說清淨。信法信僧言說清淨。乃至五法少慧審諦堪
忍。謂信。精進。念。定。慧。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隨信行。摩訶
男。此堅固樹。於我所說能知義者。無有是處。若能知者。我則記說。況
復百手釋氏而不記說得須陀洹。摩訶男。百手釋氏臨命終時。受持淨戒。
捨離飲酒。然後命終。我記說彼得須陀洹。乃至究竟苦邊。摩訶男釋氏聞
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作禮而去

(937)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毘舍離瀰猴池側重閣講堂。時有四十比丘
。住波梨耶聚落。一切皆修阿練若行。糞掃衣乞食。學人未離欲。來詣佛
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爾時世尊作是念。此四十比丘。住波梨耶聚落
。皆修阿練若行。糞掃衣乞食。學人未離欲。我今當為說法。令其即於此
生不起諸漏。心得解脫。爾時世尊告波梨耶聚落四十比丘。眾生無始生死
。無明所蓋。愛繫其頸。長夜生死輪轉。不知苦之本際。諸比丘。於意云
何。恆水洪流。趣於大海。中間恆水為多。汝等本來長夜生死輪轉。破壞
身體。流血為多。諸比丘白佛。如我解世尊所說義。我等長夜輪轉生死。
其身破壞。流血甚多。多於恆水百千萬倍。佛告比丘。置此恆水。乃至四
大海水為多。汝等長夜輪轉生死。其身破壞。血流為多。諸比丘白佛。如
我解世尊所說義。我等長夜輪轉生死。其身破壞。流血



大正二.二四一上
丘白佛。如我解世尊所說義。我等長夜輪轉生死。流淚甚多。過於恆水及
四大海。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等長夜輪轉生死。流淚甚多。非彼恆水
及四大海。所以者何。汝等長夜喪失父母兄弟姊妹宗親知識。喪失錢財。
為之流淚。甚多無量。汝等長夜棄於塚間。膿血流出。及生地獄畜生餓鬼
。諸比丘。汝等從無始生死一長夜輪轉。其身血淚。甚多無量。佛告諸比
丘。色為常耶。為無常耶。比丘白佛。無常世尊。佛告比丘。若無常者是
苦耶。比丘白佛。是苦世尊。佛告比丘。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
子。寧於其中見我異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
是。諸比丘。聖弟子如是知如是見。乃至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解
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939)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繫其頸。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佛
告諸比丘。於意云何。恆河流水及四大海。其水為多。汝等長夜輪轉生死
。飲其母乳為多耶。比丘白佛。如我解世尊所說義。我等長夜輪轉生死。
飲其母乳。多於恆河及四大海水。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等長夜輪轉生
死。飲其母乳。多於恆河及四大海水。所以者何。汝等長夜。或生象中。
飲其母乳無量無數。或生駝馬牛驢諸禽獸類。飲其母乳。其數無量。汝等
長夜棄





大正二.二四一中
於塚間。膿血流出。亦復無量。或墮地獄畜生餓鬼。髓血流出。亦復如是
。比丘。汝等無始生死。輪轉已來。不知苦之本際。云何比丘。色為常耶
。為無常耶。比丘白佛。非常世尊。乃至聖弟子於五受陰。觀察非我非我
所。於諸世間得無所取。不取已無所著。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佛說
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NO.33

目錄